網站地圖
逢甲大學

校園新聞內頁

deco

超越時代的科幻電影 葉宗軒導演解析《銀翼殺手2049》

2022.05.16

本校人文社會學院於110-2學年度,推出「2022逢甲人文閱讀講座──Just for You 屬於你的人文雅集」全校性系列活動,共分為生命講座、音樂講座、電影講座。5月12日推出電影講座的首場座談,邀請葉宗軒導演蒞校,解析《銀翼殺手2049》中的美學表現與主題意涵。該片曾獲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等獎項,攝影指導Roger Deakins正是葉導演的老師。葉導演絕對是導讀此片的不二人選。

葉導演畢業於英國國家電影學院(National Film & Television School, NFTS)導演組,該學院素有「世界上最好的電影學校」之稱,葉導演也是第一位獲此學位的台灣人,其作品曾入圍溫哥華國際電影節、奧斯卡資格影展艾德蒙頓國際電影節、日本札幌電影節等。

超越時代的科幻電影 葉宗軒導演解析《銀翼殺手2049》

葉宗軒導演為本校師生一一解析《銀翼殺手2049》中精采的美學表現和主題意涵。

兩度票房失利  持續探索科技中的人性

《銀翼殺手》改編自菲利普‧K‧迪克所著的科幻小說《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?》,1982年上映時票房失利,但其強烈的視覺風格、對人性的深度探討,超前的眼光逐漸獲得讚譽。1993年《銀翼殺手》因為「文化上、歷史上或美學上具重要意義」,獲美國國會圖書館列入國家影片登記表。並與《大都會》、《2001太空漫遊》並列為偉大的科幻電影。
時隔35年,續集《銀翼殺手2049》在2017年上映,票房再度慘遭滑鐵盧。但其強烈的視覺風格、反英雄的敘述軸線、對人╱仿生人的深度探索,仍然走在時代的最前沿。

超越時代的科幻電影 葉宗軒導演解析《銀翼殺手2049》

《銀翼殺手2049》海報,同樣具有強烈的視覺風格。

透過仿生人  反思人與非人的界線

《銀翼殺手2049》描述仿人生警探K,在追捕逃亡的同類時,發現另一個女仿生人的骨骸,追查線索時,驚覺骨骸竟留有生育的痕跡,由此衍生出重大的爭議,如果仿生人能生育,將會動搖人╱仿生人的界線。

各方組織對此有不同反應,或者希望警探K馬上湮滅證據,以免引發動亂;或者希望進一步研究仿生人的生育技術,將利益最大化。至於從仿生人的眼光來看,自母體誕生、從幼體成長,意味著擁有靈魂與完整的記憶,具備獨立的自我意識,不必再順服人類。

警探K為了找尋初代誕生的仿生人,也開始懷疑自身的童年記憶,究竟是被植入的虛擬故事,還是實存的經驗。當線索一步步指向自身,仿人生警探K開始思考何謂反抗、何謂正義:「為正義而死,是我們最像人類的成就」。

強烈的美學風格  反英雄敘事的主角

本片深度思考命名、記憶、反抗、正義,在人類生命中所體現的意義,從而導向自我意識的覺醒,並歸諸於古老而深邃的命題:靈魂。

相應於議題的深邃,本片特別營造壯闊的畫面感,大量使用14mm廣角拍攝,拉寬的畫面讓觀眾沉浸在宏大的視野中。除此之外,葉導演指出,該片大多採用實景拍攝,再透過光影的營造,給人真實又迷幻的視覺衝擊,因此《銀翼殺手2049》畫面細節的具體感,有別於虛擬影像。

葉導演還強調,一般的電影乃是將主角視為事件的核心人物,主角的追尋就是英雄的旅程。然而在《銀翼殺手2049》,最終暗示,主角仿人生警探K並非初代誕生的仿生人,而是掩人耳目的替身。反英雄敘事的主角,既是挑戰觀眾的閱聽習慣,同時也影射當代人的生存處境,芸芸眾生都是小人物,我們不是故事裡的英雄,但還是要思考如何活出自己。(本文由國語文教學中心徐培晃主任撰稿)

在古典樂中學會獨處 呂教授引領音樂的饗宴

「2022逢甲人文閱讀講座──Just for You 屬於你的人文雅集」全校性系列活動報名連結,歡迎大家共襄盛舉。

 

相關新聞